您好!欢迎光临大金空调售后维修官网
大金空调售后维修官网
联系我们
大金空调售后维修官网
联系人:徐先生
电话:400-966-8255
地址:各区设有分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常见问答

一代油画家的“色彩之诗”:周碧初捐赠艺术展上海举行今日资讯
更新时间:2025-04-25 13:04浏览次数:156发布时间:7天前
核心提示:周碧初 (1903-1995年)是中国现代油画和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代油画大家。继去年9月,周碧初家属代表向上海油画雕塑院捐赠了百余件周碧初绘画精品和艺术文献后,4月18日,“色彩之诗——周碧初捐赠艺术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幕。展览汇聚起周碧初近一百二十件油画作品,

周碧初 (1903-1995年)是中国现代油画和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代油画大家。继去年9月,周碧初家属代表向上海油画雕塑院捐赠了百余件周碧初绘画精品和艺术文献后,4月18日,“色彩之诗——周碧初捐赠艺术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幕。展览汇聚起周碧初近一百二十件油画作品,完整呈现他一生艺术创造的风格脉络。

石涛“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是周碧初信奉一生的格言,学习西方油画并将之“民族化”,是周碧初的初心。他是将西方印象派色彩技法系统引入中国、并率先垂范、进行成功转化的一代先驱、开拓者。

周碧初

中国的现代油画艺术大幕无疑是由20世纪初留洋艺术家开启的,而其中,周碧初即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于1925-1930赴法留学五年,归国后一直从事绘画创作和教育,毕生致力于油画的“民族化”,是将西方印象派色彩技法系统引入中国、并率先垂范、进行成功转化的一代先驱、开拓者和美术教育家。周碧初的油画,既具有西方印象派明丽清新的色彩与质感,又富有中国水墨的灵动气韵和诗歌的隽永意境,开创了油画的中国范式。

周碧初,《旧火山口》

周碧初,《黄山》

澎湃新闻了解到,得益于周碧初及其家属几十年来多次向公立机构大规模的慷慨捐赠,上海油画雕塑院成为国内收藏周碧初作品最多的专业艺术机构。此展得以顺利地汇聚起周碧初近一百二十件油画作品,完整呈现他一生非凡创造的风格脉络。展览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福建省漳州市博物馆、福建省平和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和福建平和周碧初艺术馆共同承办。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2024年,周碧初家属代表向上海油画雕塑院的捐赠内容包括周碧初作品100件,其中相当部分是周碧初先生艺术人生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还有相关文献作品4件,其中张充仁绘《周碧初速写》1件、陈道坦作《周碧初浮雕像》1件,以及周碧初手绘二十世纪30年代展览海报2张。在当时的捐赠仪式上,周碧初的女儿周冰芬感慨道:“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心情既激动又不舍。这些作品,从上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跨越半个世纪。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它们陪伴我们多年,每一幅都倾注了父亲的心血和家人的回忆。这些画作不仅描绘了父亲在油画民族化道路上的探索轨迹,更体现了他对绘画技法的感悟,对大自然山河的热爱,和对时代的观察。”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分为七个部分。主单元的四个章节“西学东授 ‘粗而细’”“十年千岛 ‘细而粗’”“湖山新象 ‘工而化’”“奇峰叠彩 ‘化而工’”标题立意均取自周碧初的画论,渐进地呈现周碧初以油画“民族化”为核心的艺术风格发展变化的脉络。每个章节通过导言结合周碧初的艺术活动和作品梳理分析周碧初绘画语言风格的发展变化轨迹,并结合其创作手记、绘画语录揭示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风格变化的内在动机。

周碧初,《北海公园》

石涛“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是周碧初信奉一生的格言,无论经历何种境遇,从未动摇。学习西方油画并将之“民族化”,是周碧初的初心。他认为“写实、形式美是结合的”“学画应先求形、质感,然后进一步探索艺术性与民族风格”。

周碧初,《大宁河》

周碧初,《绍兴东湖》

油画和中国画在材料技法上与造型意识和文化观念上有巨大差异。但周碧初认为,“绘画艺术的演变,东西艺术殊途同归”。为此,他终身在油画和水墨两条线路上展开研究和创作实践,探索二者的互鉴相生。早年,周碧初对于西画写实技法的学习是由无到有,后期逐渐摆脱写实技法的束缚是从有到无,晚年抛弃中西之分,从心所欲地综合各种方法为我所用,即为“无法而法”。这些在他的油画技巧上有着清晰的体现如:充分发挥色彩的直观表现力与平面装饰性;对中国画“六法”进行系统而创造性的转化;化用“笔墨”,创造新语言;利用灰底完成空间转换等等。

周碧初,《福建东山风景》

中西绘画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与造型观念。对于自然的表现,西画求实,重科学客观,常常诉诸思维;国画尚意,重直觉感受,往往诉诸心灵。求实者长于制造如真幻相,尚意者则展现绵长意韵和诗意想象。中国画是诗的结晶。周碧初认为:“诗比画更有想象余地,诗是诗人根据生活感受,加以概括,提炼,发挥主观想象力和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抒发个人感情写出来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后期逐渐削减写实性描绘而着力于诗境营造从而回归到中国诗画的传统,作品因之“质实而趣灵”,内外合一,呈现一派中国气象。吴大羽观看周碧初画展赞叹:“这是诗!这些诗是艺术,是音乐——诗的音乐!”

周碧初,《虎丘剑池》

展览还设有三个辅单元:“春风化雨:海上芳菲” “翰墨相知:书画因缘” “千里之行:诗与远方”,分别展现周碧初与上海;周碧初与中国水墨界黄宾虹、齐白石等大家的交往;周碧初写生活动履迹、艺术年表,名家评周碧初。另设有视频单元:纪录片《周碧初的艺术人生》是对周碧初艺术人生的简要回顾和梳理。

周碧初,《小三峡》

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江梅表示,周碧初先生是上海油画雕塑院的建院前辈大家之一,今年恰逢上海油画雕塑院成立60周年,此展也是建院60周年系列活动的首展。展览开幕同时,“周碧初艺术研究中心”揭牌,未来将通过研究中心的平台,不断汇聚资源,展开对周碧初及其相关的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研究,探寻其“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内涵及历史与当代价值。

展览策划李诗文说:“今天距周碧初赴法留学,已经百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在现代文明与优秀传统之间,周碧初是摆渡人,在他身后一代代新人茁壮成长,蔚然成林。 周碧初油画民族化的杰出创造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展现了东方智慧。他在20世纪的勤勉、踏实、低调而又富有创造力的实践,为当下全球化、智能化语境下的传统文化的继承转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

展览现场,两幅展览海报均为周碧初手绘,中英文对照,反映了当时上海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特色。

展览将展至6月2日。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网友评论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

江苏省苏州市网友
400-966-8255